娄底日报全媒体记者 梁浴涛 通讯员 胡战洪 李刚
(资料图)
2023年一季度,中央对房地产表态整体延续积极,多次重申房地产支柱地位、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,相比去年四季度,高层表态中增加了“防风险”这一高频词。地方65个地区83次松绑房地产政策,虽然政策出台频次相较去年四季度略有下降,但力度不减。
宏观政策:以稳为主
从当前形势预计,二季度中央政策将以稳为主,延续“托而不举”的政策基调,继续托底房地产市场,引导市场预期稳步修复,逐步化解市场风险,但不会强刺激,以免造成市场大起大落,更加侧重风险防范化解,包括保交楼等政策底线继续坚守。地方将以支持刚需和改善性需求释放为切入点,进一步解除购房限制、加大财税激励,房企尤其是头部优质企业融资环境将明显改善。
今年以来,在中央对于房地产市场主体方针引导下,各地政府因城施策,刺激楼市,在政策呵护下,房企的融资环境以及市场活力均有明显改善,部分标志性政策如下:
1月10日,东莞市对无房且无购房贷款记录的家庭,最低首付款比例为20%,利率下限为4.1%。无房有贷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为30%,利率下限即4.1%。有1套贷款已结清的执行首套房政策,未结清的最低首付比30%,利率4.9%。
1月12日,长沙市对依法生育两个及以上子女的本地户籍家庭,增加1套购房指标。根据家庭未成年子女数量在户型选择等方面给予适当照顾。
1月19日,长沙市对45周岁以下,大专及以上学历或中级及以上技术人才,落户长沙并缴纳社保或个税后,可在限购区域内购买首套商品住房,博、硕及高技术不限年龄。湖南省内市州高层次人才享受长沙户籍同等购房待遇。
1月31日,湖南省13个非限购市州的首付比下限均降至首套20%、二套30%,长沙市的首付比政策下限为首套30%,二套降至40%。
2月26日,宿迁给予所缴纳契税总额50%的补贴,多孩家庭补贴80%-100%。单缴存人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由40万元调整为50万元。对居民首次购房执行最低首付比例,认贷不认房。推行二手房“带押过户”服务。新增房票安置,对使用者给予1%-3%的奖励。
娄底市场:正在回升
当前,全市房地产市场随着开发资金的逐步注入,销售均价、销售面积环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回升,虽然相比去年同期略有下降,但对于房地产市场的长周期而言,属于正常现象。相对于省内其他城市,我市房地产市场基础薄弱,在政府积极帮助下,我市虽未受到疫情及经济大环境的太大影响,未出现断贷或烂尾现象,但在全国形势回暖的趋势下,我市房地产市场恢复速度较为缓慢,市场活力和整体信心仍需要加大政策手段来刺激,以提升市场恢复速度。
2023年1-3月,全市共成交商住类型土地10宗,土地成交总面积约37.45万平方米,土地成交金额约10.53亿元;市本级商住类型土地没有成交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2.48亿元,同比增长14.1%,增幅全省排名第一,A类地区排名第一。完成房屋施工面积1056.45万平方米,同比下降14.6%。完成新开工面积40.11万平方米,同比增长36.6%。完成房屋竣工面积66.42万平方米,同比增长43.7%。
2023年1-3月,全市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57.56万平方米,同比增长5.4%,增幅全省排名第二,A类地区排名第一。价格上,全市新建商品房网签备案均价5093元/平方米,同比下降7.18%;市本级新建商品房住宅网签备案均价5608元/平方米,同比下降6.27%。
工作举措:防风险,稳市场,提品质
业内专业人士提出,下一步重点是防风险,稳市场,提品质。
落实上级精神,加强风险防范。根据上级部门指导精神,坚持落实中央“房住不炒”的基本原则,建立市、县、区“两端六量”预研预判机制,即根据供应端(土地供应量、新开工量、批准预售量、库存量)、需求端(楼盘来访量、销售量)等关键指标分析研判房地产市场趋势走向,因城施策调控房地产市场。把“不烂尾保交楼”作为基准底线,继续按市委、市政府明确的“七字经”要求,及时化解房地产领域信访矛盾,统筹推进“三保一促”,促进房地产业高质量发展,同时继续做好风险防控,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力度和市场分析判断,稳步推动新建商品房预售价格备案制度,精准调控市场,稳定商品住房销售均价,活跃市场经济,积极引进新的房企,为市场添加新血液、新活力。
加强部门联动,提振市场信心。针对房地产市场信心不足的现象,强化市场引导,联动其他职能部门,落实相关的市场激励政策,如适时举办房交会等,同时加大对优质房企和房源的宣传推介,挖掘市场购买潜力,提振市场信心,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。
细化责任制度,促进市场平稳。切实加强监测分析,根据全市高质量发展经济指标任务情况,对标对表,细化经济指标任务,将具体工作责任到各县市,责任到个人,对比各地区的房地产市场情况,排查当前市场情况,加大对市场整体的把控度,坚持租购并举,对应当前购房者的居住需求,扩展和提升市场环境,促进房地产行业的复苏。
改善居住环境,提升住房品质。协调民政部门,推进物委会的成立工作,落实相关制度,提升专业化物业管理的覆盖率,加强全市物业服务的水平,提高住宅小区的居住环境质量,使老百姓乐有所居,乐有宜居,形成住房供应体系更完善、住房空间更合理、住房品质更高质量、物业管理更规范的居住环境,侧面激发房地产市场的购买欲。
一审:王 星
二审:梁雄军
三审:刘辉煌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