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资料图】
“坐标湖南,有想要特产互换的吗”“广西土著申请出战”“被山东大哥的实在震惊到”……最近,各大社交媒体上掀起了一股特产互换风潮。活动规则很简单,网友各自准备一份家乡的特产,通过网络邮寄给彼此。许多网友还在特产互换中标注“真诚”和“信任”,将其视为增进友谊、拉近彼此距离的机会。不过,友谊的小船也不乏“说翻就翻”的情况,8月23日,就有网友爆料,她向网友寄去几百元的特产,最后只收到两包纸巾,也有网友称刚寄出东西就被对方拉黑。
特产互换能够出圈,与其自带的新鲜感和情感价值不无关系。这种看似原始的“以物易物”方式,让人有了触摸另一个地方、另一座城市的独特契机,与很多只有本地人才知晓的“宝藏”特产不期而遇,也能使收件人产生一种开盲盒般的快乐体验。更重要的是,理想情况下,当远方的互联网朋友将精心挑选的特产打包寄来,当看到对方用心写的祝福卡片和“食用攻略”,人们收获的还有一种情感上的联结感,大家彼此真诚以待,特产互换的意义就远远超过了物品自身的价值。再加上“拆盲盒”类视频本就颇具话题性,相关内容经由社交媒体发酵和讨论后,便很容易引发效仿热潮。
当然,互换特产并非全都是“欢乐结局”,一些“翻车”的例子也提醒我们,不宜完全给这一风潮罩上粉红色的浪漫滤镜。特产互换的本质毕竟是陌生人社交,而信任基础的缺失是这种社交形式天然的弱点。
要知道,在屏幕那端热络地喊你“家人”“姐妹”的网友,可能是真的同你一见如故、希望彼此发展出长久真挚的友谊,也有可能只是将你视为待割的“韭菜”,各种表现亲昵热情的话术,不过是精心伪装的面目而已。因此,当网络友谊延伸到现实中,在诚意待人的同时,保持一份基本的警惕心,还是十分必要的。
目前,特产互换的风险主要是两个方面:一是双方的付出明显不对等,一些人收到他人诚意满满的包裹后,要么是随便寄些东西敷衍以对,或是打着互换特产的名义卖货,要么直接将对方拉黑失踪;二是参与者的地址、姓名、电话等个人信息存在着被泄露的可能,一些网友甚至受到不止不休的骚扰。
对此,可以通过一些前置的防范措施,尽量规避掉潜在风险。比如,在参与特产互换活动前,应与对方有基本的交往和了解,并保留网友的微信、电话等联系方式,避免对对方所知甚少便一时“上头”邮寄特产的情况。同时,互换特产时,“谈钱”并不伤感情,双方提前约定好特产预算,既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准备,也能防止价差过大的尴尬。而且,明确的事先约定,可以在发生纠纷时作为维护自身权益的证据。参与者同时邮寄包裹并及时发送快递单号、通过第三方平台进行担保等方式,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信任困境,让彼此都安心。此外,为防止个人隐私泄露的风险,不妨对自己的名称、地址等进行必要的模糊处理。
其实,特产互换活动最大的吸引力,不只在于物品具体的价值,更在于它所带来的未知欣喜和彼此善意相待的真诚。大家在保障自身权益的基础上量力而行,珍视这份难得的体验,才不负双方信任,发挥出这一形式所特有的正向意义。
关键词: